主办:中共遂宁市安居区委 安居区人民政府 主管:中共遂宁市安居区委宣传部 总编:补维才 新闻热线:13320630890
   
 
 
首页   领导   新闻   服务   专题   视频   美图   区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安居区:大力推广以工代赈 写好群众就业增收文章
 
  更新时间:2023-03-17  新闻来源:灵动安居网  
 

  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2022年9月,安居区“134”以工代赈项目验收工作机制被省发展改革委《四川省新时期以工代赈工作典型案例》第23期刊发,工作经验被全省推广。在昨天召开的全省推广以工代赈工作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带着学习的心态,深入安居区详细了解安居在以工代赈项目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使与会人员实施以工代赈工作思路更清晰、步伐更坚定。

  “四川以工代赈坚持在实践中完善制度、推广制度,通过落实制度维护好群众的切实利益,在更广泛领域推广以工代赈工作,让更多需要赈济的群众得到有效帮扶。”省以工代赈办主任陈琦说。

  与会人员一行先后深入安居区四川坤天年产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现场、白马镇遂宁红薯现代农业园区、海龙凯歌农文旅园区,通过看展板、听汇报等方式,详细听取重点项目工程实施以工代赈、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情况介绍、全区以工代赈工作开展情况及在农业农村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情况等。

  “我们实行以工代赈这个项目“赈”是初心,然后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实施这个项目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干部作风得到检验,基层堡垒得到加强,干群联系更加紧密,我们在实施这个项目过程中做得好不好群众看得到,包括我们整个选择那些劳动力参与建设的过程中,群众是全程参与,这个过程群众是全程监督的。”区发改局局长唐田说。

  “我们白马镇以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有目标,依托遂宁红薯现代农业园区积极引导搬迁户入园参加务工,同时开发公益性岗位200余人,解决搬迁户务工500余人。”白马镇副镇长罗冬梅说。

  一直以来,安居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守“赈”的初心,以“对标更高标、完成即完美、出手即出彩”的工作标准,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和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推广以工代赈。2021—2022年,全区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领域共谋划16个项目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撬动财政资金2673万元,吸纳务工群众943人,发放劳务报酬406.55万元。2023年,谋划4个重点工程项目实施以工代赈,预计带动当地务工群众530人,发放劳务报酬560万元,技能培训860余人次。

  “推广以工代赈这三个点位都很好,也给我们全省以工代赈项目做了一个示范。下一步我们回去过后,要把安居的经验带到我们广元去,把我们的以工代赈工作做得更好、做得更实,真正发挥我们的阵地作用,助推我们的乡村振兴。”广元市以工代赈事务中心主任邢万里说。

  “让我们感受到了以工代赈项目,真正造福我们的人民群众助力乡村振兴,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我们回去以后也要大力地推广宣传,并且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让我们当地的老百姓深深感受到…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关怀和重要的致富帮助。”巴中市以工代赈办主任张雁冰说。

  大力实施以工代赈,激活经济内生动力。下一步,安居区将重点围绕政策落实、部门联动、推广扩面等方面开展对标补短、查漏补缺,总结提炼推广以工代赈的“安居经验”,全力打造推广以工代赈的“安居样本”,真正把好事做好、把实事干实。(文/陈霜)

 
 
中国政府网四川省人民政府遂宁市人民政府安居区人民政府人民网四川新闻网遂宁新闻网



灵动安居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安居大道 电话:0825-8669011 传真:0825-8663800
遂宁市安居区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电话:0825-8663480 邮箱:ajqwxb@126.com
川公网安备:51090402000023号 蜀ICP备14029782号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川新备14-080014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