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遂宁红薯青峰村亚热带丘陵案例授牌暨遂宁红薯丰收节启动仪式在白马镇举行,遂宁红薯被列为“‘科创中国’优质地理产品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第13例),为我省首例,副市长张智勇,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总工会主席谭久宏参加活动。
据了解“优质地理产品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主要通过综合性的地理科学与技术,对地理产品和相关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其案例对于保护地理标志,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振兴,助力可持续发展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我们的灌溉水也符合国家的标准,还有我们的土质测定,也符合国家的标准,红薯经过检测,里面的农残重金属全部都符合国家的标准。”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 遂宁红薯青峰村亚热带丘陵案例首席作者谭文芳说。
“我们经过三次的专家评审,一致认为,这个地方符合绿水青山的标准,所以我们把它定为作为一个案例,把它作为一个样板向全省推广,甚至向全国推广。”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闯说。
遂宁红薯在品种选择、适应性进化、种植方法等方面与遂宁的独特的自然条件相融合,沉淀出遂宁红薯与众不同的优质品质和特色。以遂宁红薯核心区带动全市种植大户,26家市场主体成立了遂宁红薯产业化联合体,实行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发放种苗,统一品种研发,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销售管理,实现了从“耕种收”到“产加销”全产业链深度融合,提升了红薯品质,也切实提高了种植户收益。
“我们红薯种植一亩大概能达到4000斤到6000斤每亩,按照甘湾薯业的收购价,六毛钱一斤,我们一亩可以达到2400元到3600元。”红薯种植户罗长春说。
立足产业优势,遂宁红薯已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遂宁红薯园区已成功创建市级农业园区,建成遂宁红薯研究院、种苗脱毒繁育中心,引入“遂宁红薯524”“遂宁红薯525”等6个优良品种,种植面积达1.2万亩,带动种植5万亩,实现年产值1.83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红薯园区核心区为引领,带动和辐射全市发展红薯种植,尽快争创省级农业园区,开发红薯深加工系列产品,切实做到123产业融合发展,带动更多老百姓增收致富。”遂宁市龙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遂宁红薯专委会主任张天伦说。(文/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