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区: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 实现“安居”梦
住房安全保障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重点任务之一。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安居区紧紧围绕“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加快推进农村住房保障工作,全力改善农村居住条件,推动农村住房提质升级,让农村困难群众住得安心、住得放心。
走进中兴镇五香庙村贫困户杨运富的家中,他正忙着给院子里的植物浇水。今年62岁的杨运富告诉记者,从过去居住的陋室,到如今搬进小洋房,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生活越来越幸福了。据统计,在五香庙村,像杨运富这样已完成易地搬迁的有36户,共计124名贫困群众住进了自己的新家。
中兴镇五香庙村贫困户杨运富:
过去我们住的是我们老一辈修起来的房子就是穿斗(房子),年份久了就是有些垮,大落大漏,小落小漏。现在感觉非常幸福,住上这个新房子。
除了易地扶贫搬迁外,农村危房改造也是提升困难群众住房安全的重要保障。家住横山镇侍郎湾村的贫困户黄菊英因原旧瓦房长年失修,且支撑房屋的木柱墩十分弯曲极易出现坍塌,被鉴定为D级危房。有了危房改造政策补贴,黄菊英再自筹一部分资金,新建了砖混楼房,如今的新居不仅空间宽敞,生活设施也十分齐全。
横山镇侍郎湾村贫困户黄菊英:
起了楼房不漏雨又不漏风……上厕所方便不走雨淋地,不会摔跤。
横山镇侍郎湾村第一书记廖雪琴:
侍郎湾村59户贫困户,其中有14户通过危房改造政策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其中有8户是属于C级,6户是属于D级……全村现在通过易地搬迁,危房改造和住房提升这块,全村的住房保障全面得到了解决。
住房好,居住环境也要同步跟得上。在白马镇炭洞子村,村两委以及帮扶部门积极向社会统筹专项资金8万元,用于村办公场所和易地搬迁点的绿化、美化工作。如今在集中安置点上,各类果树、观赏树已然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白马镇炭洞子村贫困户安志琼:
现在我们住到这里来,房子也弄好了,绿化也给我们栽起了,果树也有。
按照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的原则。安居区高效有序推进住房安全保障工作。2016年至2019年,已对全区1321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采用新建、重建或维修加固等方式,共实施完成农村CD级危房改造10567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462户;按照维修加固、拆旧建新、拆旧留权、拆旧退权的整治方式,累计完成土坯房整治12800户。贫困群众生活环境和精神面貌得到了相应的改善,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贫困群众的“安居”梦已然实现。
区发改局农村经济股股长陈婷婷: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它的出发点不在于保证搬迁群众有一个安全的住房,而是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下步工作重点在于带领其做好易地搬迁的后续产业扶持工作,确保每个贫困村有一项主导产业,每一个搬迁群众有一项稳定的脱贫措施,每个有就业意愿的搬迁户每户至少实现一人稳定就业,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可致富”的根本目标。
区住建局副局长许晓林:
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总要求,适时开展住房保障工作“回头看”,对因灾再次成为危房的,及时纳入政策保障范围,做到逐户过关、不漏一户,为我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贡献力量。(图文/何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