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遂宁市安居区委 安居区人民政府 主管:中共遂宁市安居区委宣传部 总编:吴春花 新闻热线:13320630890
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乡村振兴>详细内容

安居区:科技扶贫提升“造血”功能 为脱贫攻坚注入科技动力

更新时间:2020-08-24 来源:灵动安居网

  扶贫要“输血”更要“造血”,科技扶贫是提升“造血”功能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安居区充分发挥“开放、枢纽、平台”型组织作用,探索多渠道、多样化精准扶贫路径,推动科技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引导贫困群众提升职业技能,提高种养殖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为脱贫攻坚工作注入科技动力。

  已过古稀之年的田以付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近年来,依靠自己勤奋的双手发展种养殖业成功脱了贫,日子也越过越有盼头。可在半月前,田大爷却发现即将收获的黄豆地里出了状况,让他很是头疼。“我来锄草才发现黄豆苗怎么又有卷叶,又有烂叶子,看完不对劲,是不是雨水多了?一看上面有虫,样样都有,啥子都有,我们就跟村上第一书记他们反映。”田以付说。

  村上的网格员在得知田大爷家的情况后,随即来到现场查看,并通过“四川科技扶贫在线”APP进行问题上传,在线寻找农业专家解答疑惑。仅隔一天,有着30年丰富经验的农业专家何勇便来到了田大爷的黄豆地里,现场“问诊”黄豆苗种植问题,并向他讲解黄豆苗病虫害防治和护理的相关知识。白马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农业专家何勇说:“我们发现了有燕虫,建议用抗蚜威或吡虫啉进行防治,咬烂的叶片主要就是大豆的椿象和菜青虫,我建议用敌杀死、菌酯类农药进行防治。”

  据了解,“四川科技扶贫在线”APP平台录入了安居区中高级职称以上的农业种养殖技术专家和部分“土专家”、“田秀才”共93名,信息员283名。通过平台,专家可对贫困户在种、养殖等方面遇到的难题按需“问诊”,确保贫困户从“根”上脱贫。借助这个平台,目前全区共解决各类种养殖技术问题3120条,解决率达90%。

  在拦江镇上沟村荷叶儿家庭农场里,由区科协组织的养牛现场培训会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培训会邀请了具有多年养牛经验、遂宁“借牛还犊”模式发起人王文富向全村养殖户讲解病牛防治的相关知识与技巧,同时通过培训向大家推广“借牛还犊”模式,激发大家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帮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通过我们今天培训,我们知道了牛生病后耳朵会趴起,鼻子没汗,胀气了要喂两三斤清油。”贫困户袁中华说。

  遂宁新欣瑞合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富说:“我们让老百姓再深入了解“借牛还犊”的模式,提高大家对养牛的兴趣;二是大家在养牛期间能够判断牛生没生病和有什么病,进行紧急防治,老百姓实在不能防治的时候,我们作应急处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平台问诊和现场培训会都只是安居区科技扶贫工作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安居区积极整合各类科技科普资源,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种养殖业专家深入各贫困村开展科普科技知识宣讲和养殖技术培训共计100余次,切实将科技扶贫阵地设在了脱贫攻坚的最前沿,用“走进去”的方式为贫困群众送去科技知识,有效提升他们的自我致富能力,做到真脱贫、脱真贫,为安居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坚强支撑。

  据区科协副主席王娟介绍,接下来将继续完善和打造“天府科技云”,把科学技术宣传普及,利用线上这个方式普及到千家万户,让更多的科技工作者、科技产品和科技技术能够进行有效地衔接,打破地域的限制;把科技创新的重点放在青少年身上,实现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全覆盖,把优秀的贫困学生让他们走出去。(图文/何田)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