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遂宁市安居区委 安居区人民政府 主管:中共遂宁市安居区委宣传部 总编:吴春花 新闻热线:13320630890
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乡村振兴>详细内容

迎水村:产业兴旺富起来 村民生活美起来

更新时间:2020-10-09 来源:灵动安居网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横山镇迎水村在多年的扶贫开发实践中,凭借产业的兴旺发展,实现了农村美村民富。

  在清晨阵阵微风吹拂下,横山镇迎水村的藕田里已然是一片热闹景象。眼下正是挖秋藕的好时节,在常人看来,这不过就是肥沃的田里长出了白白胖胖的鲜藕,但在贫困户向文学看来,这就是自己的“聚宝盆”,在源源不断地生财。他告诉记者,如今自己不仅可以在村里通过公益性岗位,用劳动获取收入,还能依靠流转土地得到租金,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我们土地承包给做藕的了,一亩有400多元的收入,我们家有两亩地就有900多元,在加上我扫地每个月有400元……这个收入就可以了。”横山镇迎水村贫困户向文学这样说道。

  同样将土地租出去的还有迎水村贫困户殷善云,过去他满足于在香桂地里务工获得主要收入,如今他欣喜于这片200余亩的香桂产业给村里带来的实实在在变化。村里贫困户不仅因此收入提高了,这遍山的荒草也随之没了、田间地头是实实在在的绿了起来、美了起来,殷善云说这是他作为一个地道的老农民最开心的事情。

  “不像以前四处都是撂荒,草比人还高,现在土地也承包了,草也没有了,果木树也种起来了。”横山镇迎水村贫困户殷善云说。

  “田一共是236亩,产业主要是发展起来种植莲藕,土206.36亩,主要是用来发展香桂产业,用这种方式,一是土地流转、二是老百姓在里面就近务工,让老百姓增加收入。另外我们村还增加了7个公益性岗位,他们每一个月400元,一年也能增加几千元的收入。”横山镇迎水村支部书记余治平说。

  “自力更生,做小菜、做庄稼、做粮食,改善自己的好生活。”横山镇迎水村贫困户杨胜国这样说。

  产业兴旺是脱贫致富的“马达”,依托“马达”的强劲动力,迎水村多措并举完成了从危房到安全新居、从窄泥巴路到水泥道路、从产业薄弱到产业收入渠道多元化等多方面的惊喜蜕变,进一步推动了乡村振兴的前进步伐。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引进新产业、扩大现有产业方式,盘活我村剩余150亩撂荒地,通过鼓励年轻人就业务工、鼓励贫困户就近就业等方式,帮助他们增收致富。”横山镇迎水村支部书记余治平这样说道。(图文/罗中梅)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